态度 – 笔记

吴军

标注 – 第 148 页(位置 #2118-2119)
一个人若是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活动的一切意义,诸如饮食人伦的意义,他就已经是圣人。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也是圣人。
标注 – 位置 #50-52
明确了孩子是未来的社会栋梁、精英和领导者,而不是当下的领导者,我们就不会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而是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最糟糕的教育莫过于用上一代人落伍的想法教育这一代人,让他们去领导下一代。
标注 – 位置 #57-60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标注 – 位置 #113-113
我幼时快乐的源泉,首先来自家庭的和谐。
标注 – 位置 #116-117
夫妻之间的矛盾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解决。
标注 – 位置 #169-171
生命通过基因传承而延续,大部分研究幸福学的学者都认为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来源之一,它远比暂时的男欢女爱、财富和虚荣更让人类具有长久的幸福感。人和其他任何物种一样,都担负着传承基因的使命,因此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过基因一代代延续时,会不自觉地展开会心的微笑。
标注 – 位置 #174-175
人终究还有高于其他动物的追求,那就是人的存在和行为可以给世界留下烙印或者创造快乐。
标注 – 位置 #177-178
有些人当下的影响力非常大,受他影响的人很多,但是未必长远。有些人则如同一条很长的河,影响力绵长持久。
标注 – 位置 #210-211
游戏的规则是它的精髓,在规则内想尽办法获胜则是游戏的技巧。练习这些技巧,不仅能够有利于游戏本身,而且是将来在社会上掌握做事原则的预演。实际上,很多商业活动就是在规则内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标注 – 位置 #221-225
有人说大家都玩游戏可以让社会安定,我不觉得这种无法做A/B测试的说法有统计上的依据。一个全民着迷于游戏的社会,就如同一个满街瘾君子的社会。如果有人觉得后者是安全稳定的,你恐怕要怀疑他的智力有问题。如果满街瘾君子的社会不安全,又怎能证明全面玩电子游戏就对社会安全有好处呢?一个真正安全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大家认为明天会更好,并因此奋斗,而不是大家都无所事事像行尸走肉一般。
标注 – 位置 #230-232
抵御诱惑最根本的方法是有一个长远的大目标。这个目标要有意义,让你愿意为之努力。因为它很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于是你的关注点和精力都聚焦在这个目标上了,渐渐就会对玩电子游戏这样的诱惑失去兴趣。
标注 – 位置 #236-237
第二个能让你摆脱像玩电子游戏那样上瘾的事情的方法就是做一些有成就感、有回报的事情。
标注 – 位置 #284-285
对于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每天看到进步,或者每天得到奖励,才更有动力做一件事。如果不能马上看到结果,人们通常会失去耐心。
标注 – 位置 #291-293
我们决定让你弹琴不仅是练习一种技艺,更多的是通过这个过程,让你知道怎么挑战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太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时间长了,你做事情就不会仅仅是随性,而是有目的,有主动性了。
标注 – 位置 #295-297
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做成几件事,并且通过这些成功的过程,学会取得成功的方法。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第二次哪怕他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标注 – 位置 #325-326
如果晚上从教室走路回宿舍,最好有朋友同行,而且最好逆行,这样别人走在你的对面,
标注 – 位置 #325-326
如果晚上从教室走路回宿舍,最好有朋友同行,而且最好逆行,这样别人走在你的对面,你看得见。
标注 – 位置 #338-338
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
标注 – 位置 #337-338
是在任何时候,“最好是更好的敌人”,或者说,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
标注 – 位置 #422-427
看一个人在小时候挨了一巴掌后的反应,就能知道他的命运。 概括起来,所有人对于挨了一巴掌的反应无非三种: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命,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的就是个浑蛋,我们或许该叫警察或者他的家长、老板来管他,当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难题,它们就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标注 – 位置 #506-510
杜尔判断是否投资的原则和很多人不同,他不是简单地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看看投资能否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杜尔在考察创业项目时经常这样问创业者:“假如我们认可了你的想法,按照你希望的金额给你投资,你能否告诉我两年后世界会因此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一个创业者说“我会比现有的人,或者现有的公司做得更好”,杜尔是不认可的。做得更好这件事,现有公司自己改进提高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行业里再增加一个重复的竞争者。
标注 – 位置 #543-544
了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是指在空间范围内,能否看到大机会,能否做一件影响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事。今天,
标注 – 位置 #543-544
了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是指在空间范围内,能否看到大机会,能否做一件影响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事。
标注 – 位置 #576-577
对于年轻人,先要解决短期利益的问题,才能有钱、资源做长远的事情。但是,人一旦习惯获得短期利益,境界就高不起来了,可能永远不会追求更高的境界了。
标注 – 位置 #625-625
生活是具体的。
标注 – 位置 #632-638
一些人会说,腐败很严重。但是马上会有几个人站出来说,腐败现象各国都有,然后他们会马上举出几个国家的例子。比如,阿拉伯和北非的政客只要愿意给克林顿基金会捐钱,就能见到当时担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澳大利亚在希拉里竞选失败前,为了巴结这位可能当总统的人,给了克林顿基金会8000多万美元的政治献金,等等。的确,如果抽象地谈论贪腐,各国都有,互相攻击就扯不清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德国人会说,“生活是具体的,不要泛泛地谈这个概念,到底各国贪腐情况怎么样,中国有多严重,美国有多严重,其他国家又有多严重,拿出来比一比就好了。同时,也不要静态谈这件事,10年前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今天是什么样,社会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如果今天的情况比10年前好很多,即便有贪腐,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如果更严重了,那它就是问题”。
标注 – 位置 #654-656
在德国没有人空喊提高产品质量这类话,但是他们会对一个产品制定一大堆非常具体的指标,如果每个都达标了,就说明产品总体质量达到了预期。
标注 – 位置 #697-698
上好大学是接受好的教育的方法,甚至是捷径,但不是目的。一个人上了好大学并不等于他接受了好的教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并非仅仅是在学校里上课。
标注 – 位置 #754-757
看看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母,他们很多也是学者,即使他们的子女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很多也是著名学者。相比之下,父母是著名企业家,子女也能成为著名企业家的,并不多见。中国的名臣曾国藩对后代说,依靠财富和官位是很难保证家族兴盛的,唯有教育可以,因此他希望后代不求做大官,而要多读书。
标注 – 位置 #769-773
为什么要尽可能地上好大学呢?这倒不是因为好大学的课程就一定比二流大学的好,而是因为它们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年轻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很容易受周围同学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比我们或者老师对你们的影响更大。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能进入一流大学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用心找到一些好同学为伴即可。人受教育的时间很长,机会很多,自己所在的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标注 – 位置 #774-775
不要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更不要为了进入一个好学校而读书,而要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且能够成为有用之人而读书。
标注 – 位置 #806-806
如果你想获得10分的成绩,仅仅准备10分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可能要准备30分的
标注 – 位置 #806-807
如果你想获得10分的成绩,仅仅准备10分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可能要准备30分的努力。
标注 – 位置 #820-821
如果你做事情总是能够关注每一个细节,付出你期望的结果三倍的努力,好运气会到你这一边。
标注 – 位置 #887-888
It’s nice to be great, yet it’s great to be nice”(成功固然不错,但更重要的是做个好人)。
标注 – 位置 #888-889
标注 – 位置 #888-889
标注 – 位置 #895-899
你可能要问怎么才算好孩子,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下面4点就可以了: 诚实,守信用; 勤勉,自律,谦虚; 友善,随和,也就是英语里所说的nice; 正直,公正。
标注 – 位置 #1014-1016
一个人要摆脱贫穷,需要在主流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发展,但是穷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遭受别人的白眼甚至被欺负。久而久之,他们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很多人又回到自己习惯的穷苦环境。我经常讲人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这个道理。
标注 – 位置 #1041-1045
你一辈子会在很多时候感受到自己的“贫穷”,这时你是否还愿意融入一个更“富有”、更高层次的环境,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不断进步。很多人的进步到30多岁就停止了,只有很少的人一直能够坚持到老年。永远要承认自己的贫穷,不用担心别人的白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富有起来。做任何事情,谁都不是天生就能做好,做不好事情被人嘲笑是难免的。不能指望别人永远给你留情面,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才是为自己保留情面唯一可行的方法。 希望你把各种挫折和匮乏作为自己的动力。
标注 – 位置 #1081-1082
钱是为了让你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让你无所事事。
标注 – 位置 #1092-1095
有了钱,很多人做的无非是重复他人做过的事,那些事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更有意义的显然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完成这些事除了要有钱,还要有脑子,有持久力。我认为,在历史上,相比徐霞客,对了解中国地理和经济文化更有贡献的旅行者是一位德国人,他叫李希霍芬。
标注 – 位置 #1092-1094
有了钱,很多人做的无非是重复他人做过的事,那些事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更有意义的显然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完成这些事除了要有钱,还要有脑子,有持久力。
标注 – 位置 #1139-1143
金钱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作为媒介,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投资赚更多的钱,或者用它支持一项事业来改变我们的世界。无论哪一种,这种花销都是有意义的。二是用于享受生活,这方面的一些花销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无节制,不能无度。这个度,最关键的是量入为出。你如果想得到什么,就需要先挣钱,再花钱,这个次序不能颠倒。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免于将来负债,而且会给你一生努力做事的动力——要想获得,先要给予。
标注 – 位置 #1162-1165
靠慈善和施舍能帮助的人毕竟有限。如果你将来有钱了,我希望你把它用到正道上,让它对社会产生正向效果。为此,你需要具备利用钱做有意义的事的能力。一个科学家有了钱,可能会发明一种治疗癌症的新药。一个工程师有了钱,可能为我们的城市改善一下市容和交通状况。这些的前提是,需要有善于用钱的本事。很多
标注 – 位置 #1234-1236
天天操作股票的人,都是在向股市送钱。只有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赚钱。对于你这样的年轻人,有的是时间等待股市上涨,因此买完股票,就别问涨跌了。
标注 – 位置 #1254-1255
在投资方面,千万不要听普通人的建议,因为大众在股市上是亏钱的。
标注 – 位置 #1259-1260
第一,不要进行过于冒险,会导致灭顶之灾的投资;第二,不要进行自己不懂的投资。
标注 – 位置 #1285-1286
大道至简,如果有人刻意把简单的道理搞复杂,你就要对他们有所防范了。这条原则,我希望你不仅在投资时需要知道,也要把它贯彻到生活和工作中。
标注 – 位置 #1286-1288
人通常不会在一开始就做自己不懂的事,但是当一个人在一些领域获得一点儿成功时,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懂,无所不能,然后做很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最后一败涂地。
标注 – 位置 #1307-1307
投资永远不要试图把握所谓的时间点,那是投机。
标注 – 位置 #1307-1308
投资永远不要试图把握所谓的时间点,那是投机。即使投机者遇到一两次好运气,也难以改变一生的命运。
标注 – 位置 #1334-1337
在美国,衡量精英的标准不是钱和学历,而是影响力。这个道理对于那些每月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的中低层大众来讲,有点儿空泛。这就如同和他们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一样可笑。但是,对于温饱不是问题的人来说,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懂得把钱看得淡一点儿,是有必要的。
标注 – 位置 #1339-1341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各种专业机构,比如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要想增加影响力,就需要尽很多义务。对钱的执着让很多华裔学者走不到学术金字塔的顶尖,更不用说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了。
标注 – 位置 #1339-1342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各种专业机构,比如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要想增加影响力,就需要尽很多义务。对钱的执着让很多华裔学者走不到学术金字塔的顶尖,更不用说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了。在这方面,我不希望你也被钱绑架,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事。
标注 – 位置 #1349-1350
钱是为了让孩子做喜欢的事,而不是为了炫富和无所事事,
标注 – 位置 #1372-1373
怎样才能捡到西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
标注 – 位置 #1379-1383
对于工程师,我是这么分的: 第五级:能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工程工作; 第四级:能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第三级:能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第二级:能设计和实现别人不能做出的产品,也就是说他的地位很难被取代; 第一级:开创一个产业。
标注 – 位置 #1452-1453
在工作中,一些人会因为你的地位、权力和天赋主动和你交往,但是如果你对他们来说不再有用,他们离开你的速度是接近你的速度的12倍。
标注 – 位置 #1462-1464
具体来讲,我平时都先假设人是正直、善良、诚信的。当然,我有很大的可能会上当,不过没关系,我只会上一次当,因为我从不给人第二次机会。这
标注 – 位置 #1462-1464
具体来讲,我平时都先假设人是正直、善良、诚信的。当然,我有很大的可能会上当,不过没关系,我只会上一次当,因为我从不给人第二次机会。这就相当于做生意赔本一次后,马上止损,不能越亏越多。
标注 – 位置 #1487-1491
从前,人类有四只手、四条腿,强大无比。人类长着前后相反的两个面孔,每个面孔都有眼睛,能前后同时观看,因此什么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这些超凡的能力,都让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于是,众神之王的宙斯决定把人一分为二,他用一根发丝就像切鸡蛋那样把人从中间分开,这样每个人都只是原来的一半,只有两只手、两条腿,以及一个面孔。但是,被分开的两个人都想努力抱住对方,结合成原来的一个人,这种欲望就是爱情。
标注 – 位置 #1537-1539
有时示弱并非真的软弱,水比石头软,却能穿石。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在乎表面的软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柔弱些,未尝不是一种优点。
标注 – 位置 #1539-1540
好男人和对你好的男人是两回事。对你来讲,对你好而你又看得上的人才是最有意义的。
标注 – 位置 #1548-1550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合适呢?我觉得,一个合适的人会让你看到和得到全世界,而一个不合适的人会让你失去全世界。一些年轻人说:“为了你,我整个世界都可以不要,我可以牺牲一切。”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是花言巧语,就是犯傻。好的爱情应该是因为对方,自己得到了全世界。
标注 – 位置 #1548-1551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合适呢?我觉得,一个合适的人会让你看到和得到全世界,而一个不合适的人会让你失去全世界。一些年轻人说:“为了你,我整个世界都可以不要,我可以牺牲一切。”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是花言巧语,就是犯傻。好的爱情应该是因为对方,自己得到了全世界。想想阿里斯托芬的寓言,爱情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而不是坏处。
标注 – 位置 #1574-1577
真正的小人并不多。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把不是自己朋友的人都排斥在外,这就有问题了。毕竟如果我们想做成一些事,需要各种有能力的人帮助。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既聪明,又能干,却未必让我们喜欢。对于他们,我们要有一个非常公允的态度,不能因为他们和我们不同,或者有某些缺陷,就否认他们的能力,进而否认他们的贡献。
标注 – 位置 #1604-1607
很多人对人对事的判断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符合自己喜好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都觉得好;不符合自己喜好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都要挑毛病。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好。大部分人对我们来说不会有恶意,而我们也不能有洁癖,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且善用他们的长处。
标注 – 位置 #1604-1608
很多人对人对事的判断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符合自己喜好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都觉得好;不符合自己喜好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都要挑毛病。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好。大部分人对我们来说不会有恶意,而我们也不能有洁癖,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且善用他们的长处。在工作中,最蠢的办法就是把塔列朗这样的人推到我们的对立面。事实上,只要大家能设定一个共同目标,把彼此的利益绑在一起,遇到矛盾,对事不对人,就能团结大多数人,把我们的事情做好。
标注 – 位置 #1653-1659
在今天的生活中,小人依然可见,他们具有这样一些特质。 第一,小人都不是笨人,甚至还很聪明。 第二,小人会让别人(包括自己的主人和上级)觉得他们对自己特别好,但是最终人们倒霉都会倒霉在这些看似很好的小人身上。 第三,小人最终的目的是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第四,小人不同于那些直接损害我们利益的恶棍,在绝大部分时候,小人都是以朋友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在最后吃大亏之前,常常会把小人误以为是挚友,因为小人常常能把人服侍得很舒服。 你
标注 – 位置 #1653-1659
在今天的生活中,小人依然可见,他们具有这样一些特质。 第一,小人都不是笨人,甚至还很聪明。 第二,小人会让别人(包括自己的主人和上级)觉得他们对自己特别好,但是最终人们倒霉都会倒霉在这些看似很好的小人身上。 第三,小人最终的目的是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第四,小人不同于那些直接损害我们利益的恶棍,在绝大部分时候,小人都是以朋友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在最后吃大亏之前,常常会把小人误以为是挚友,因为小人常常能把人服侍得很舒服。
标注 – 位置 #1660-1661
防范小人,第一条就是自己要戒除贪欲。很多时候,我们的贪欲让小人能够乘虚而入。
标注 – 位置 #1665-1679
那么怎样区别好人和小人呢?根据经验和教训,我总结了三点体会,不妨分享给你。 第一,善良的人会从你的最大利益上对你好,而小人,因为有自己非常自私的目的,他们利用你的一个(或者几个)弱点,让你获得一些局部的小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却会损害你的最大的、最根本的利益。 在上面的故事中,对于楚平王来讲,最大的利益是国家的长治久安。费无极帮他做的事,无疑会给楚国埋下内乱的种子。也就是说,费无极让楚平王娶秦国公主为妃,看上去是替楚平王着想,却是以损害其最大利益为代价的。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给我们送些礼,给我们一点小恩小惠,然后让我们做一些违反原则的事。如果我们贪图小利答应了他们,他们得到了应得的利益,我们就要为违反原则付出巨大的代价。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给你小恩小惠,让你损害学校的利益,以及今后工作单位的利益,这种事情永远不能做,要远离这种人。 第二,看待一个人,不要只看他对你如何,还要看他对待周围的人如何。回到费无极,他看似对楚平王好,但是在对太子和伍奢父子上却暴露出小人的嘴脸。 你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说,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人都很刻薄,唯独对你好,你就要小心了。当人们有求于你时,他们的表现会比平时殷勤得多,而他们的真实意图并不容易察觉。 第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一个人周围都是些什么人,就能从侧面了解这个人。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高尚的人,他们自己也通常是君子。如果他们周围都是些道德沦丧的人,他们也一定好不到哪儿去。
标注 – 位置 #1701-1702
既然沟通要以对方了解你的意思为目的,那么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就需要在你和对方共同认知的基础上讨论那些问题,或者说,要用对方能听得懂,马上理解的语言进行讨论。
标注 – 位置 #1712-1715
与人沟通,切忌啰唆。很多人认为,自己讲的越多,对方接收的信息也越多。其实,如果废话太多,对方根本搞不清你要说什么,沟通的效果为零。更何况在通信中,多少会有点儿噪声,话多了,难免词不达意,让人误解,这就是噪声。任何好的沟通,需要清楚对方是谁,用什么样的一两句话能够让对方理解你的意图。
标注 – 位置 #1727-1731
与人有效沟通,重点不在于证明自己正确,而在于达到沟通的目的。很多人善于辩论,当时似乎讲得对方无话可说,甚至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但是事后别人一想,觉得好像被忽悠了,反而产生了很大的逆反心理。这种看似成功的沟通,其实是彻底的失败。很多时候有的人觉得,明明当时已经说服了对方,怎么没过多久对方就改变主意了。其实,根本不是对方改变主意了,而是他们从来就没有被说服过。在说服别人方面,花言巧语和雄辩的口才,永远比不过确定的事实。
标注 – 位置 #1732-1736
第一,有效的沟通要以对方的确认为准,不要以为话说出去了,别人就一定接收了你传递的信息。 第二,要以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切忌卖弄自己的知识,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了。 第三,沟通要简洁,切中要害。为了做到这一点,要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 第四,善辩不等于好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而非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总
标注 – 位置 #1732-1736
第一,有效的沟通要以对方的确认为准,不要以为话说出去了,别人就一定接收了你传递的信息。 第二,要以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切忌卖弄自己的知识,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了。 第三,沟通要简洁,切中要害。为了做到这一点,要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 第四,善辩不等于好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而非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标注 – 位置 #1758-1760
如果能帮别人,就应该帮,但是如果很为难,就不要勉强,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帮不了忙,这样他们会赶快想别的办法。
标注 – 位置 #1758-1760
如果能帮别人,就应该帮,但是如果很为难,就不要勉强,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帮不了忙,这样他们会赶快想别的
标注 – 位置 #1758-1764
如果能帮别人,就应该帮,但是如果很为难,就不要勉强,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帮不了忙,这样他们会赶快想别的办法。 很多人对于自己办不到的事情不好意思说不,于是他们采用拖延的办法,希望时间长了,对方自动就知难而退了,不再来烦自己,这样避免面子上不好看。还有人说,能帮多少是多少,最后帮不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对方也就接受这个结果了。这种思维方式非常要不得,害人害己。害人就不用说了,对方没有得到否定的回答,可能真的抱有希望,本来能想别的办法,反而没想,最后事情被耽误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再好的朋友关系也会危险,这就是害己。 很
标注 – 位置 #1758-1764
如果能帮别人,就应该帮,但是如果很为难,就不要勉强,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帮不了忙,这样他们会赶快想别的办法。 很多人对于自己办不到的事情不好意思说不,于是他们采用拖延的办法,希望时间长了,对方自动就知难而退了,不再来烦自己,这样避免面子上不好看。还有人说,能帮多少是多少,最后帮不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对方也就接受这个结果了。这种思维方式非常要不得,害人害己。害人就不用说了,对方没有得到否定的回答,可能真的抱有希望,本来能想别的办法,反而没想,最后事情被耽误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再好的朋友关系也会危险,这就是害己。
标注 – 位置 #1765-1768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别人在求你的同时,未必就觉得你一定能够把事情办成,通常还会求其他人。很多人害怕一旦拒绝对方,对方就没有希望了。实际情况通常是,对方比你更清楚这件事办成的可能性很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因此,如果办不到,就千万不要轻易许诺,拒绝别人并不丢什么面子,答应了不去做,或者做不到,才丢面子。
标注 – 位置 #1780-1782
办事时,可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本以为自己能做到,最后发现能力不及,这时再告诉对方办砸了,不仅害人,而且有损和对方的交情。一旦答应下来,就全力去做,通常是能做成的。帮人不在于次数多,而在于成功率要高。
标注 – 位置 #1834-1834
在这个世界上,上帝喜欢笨人。
标注 – 位置 #1837-1838
我很多想顺便做的事情最后都是丢三落四,而万一耽误一点儿事情,可能损失很大,因此我宁可采用笨办法,并且让它成为我做事的原则。
标注 – 位置 #1840-1845
上帝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这其实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和本领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总是对的,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做到,那么无意中就会认为自己高上帝一等。事实通常是,人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致不断犯错而不自知,而错误带来的结果,就是各种惩罚,包括很差的考试成绩。反过来,如果觉得上帝比自己聪明,自己不过是在上帝划定的范围内做事,这样看起来自己显得比较笨,但是,事实上由于自己兢兢业业,诚惶诚恐,比别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免了很多导致失败的意外,反而可能会取得一个好结果。
标注 – 位置 #1848-1849
笨人不懂得打擦边球,不懂得把利益最大化,因此凡事要留很大的余量,而当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时,那些余量就会起作用。
标注 – 位置 #1860-1863
你是喜欢和聪明人做生意,还是和傻子做生意呢?”你恐怕会告诉我是后者,因为你觉得傻子的钱好挣。如果很多人都这么想,那么笨人做成生意的机会就多了。从那以后,我恪守一个原则,不论对方挣多少钱,我只挣自己那一份就好,不要贪图对方的任何一点儿利益。这样一来,生意就能持久。
标注 – 位置 #1896-1911
笛卡儿把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成4个步骤。 第一,提出质疑。永远不要接受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真理。笛卡儿说“怀疑一切”,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儿过头,但是他强调的是不迷信权威和权威的结论,是科学发展的条件。任何没有经过自己研究、自己搞懂的结论,都应该怀疑。对于现有结论的怀疑,会让你在脑子里形成新的想法。人可以有很多想法,或者说假设,但是对于自己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得出结论。 第二,小心求证。笛卡儿有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得出结论之前,要做充分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工作,这样的结论才站得住脚。很多人根据一两个观察现象,匆匆得出结论,后来常常被发现是以偏概全,这样的工作态度在科学上是走不远的。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期刊,每年都要撤掉很多篇已经刊登的论文,主要原因就是写论文的人不严谨,在给出结论时太草率。 第三,对于复杂的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研究,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对于这些小问题,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逐步解决。解决每个小问题之后,再综合起来,看看是否彻底解决了原来的问题。在早期研究中,包括在笛卡儿那个时代,还原回原先的问题不是很困难,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但是进入20世纪后,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整体不再等于部分之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系统论,那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需要对复杂的问题做整体性考虑。这种方法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慢慢体会,特别需要好的导师指导。 第四,当我们从问题出发,通过实验得到了结果之后,需要合理地解释结果,并从一般性的结果上升到结论,最后将结论推广并且普遍化。当然,当从有限经验里得到的结论被推广之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解释不了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新的问题。对于
标注 – 位置 #1896-1912
笛卡儿把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成4个步骤。 第一,提出质疑。永远不要接受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真理。笛卡儿说“怀疑一切”,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儿过头,但是他强调的是不迷信权威和权威的结论,是科学发展的条件。任何没有经过自己研究、自己搞懂的结论,都应该怀疑。对于现有结论的怀疑,会让你在脑子里形成新的想法。人可以有很多想法,或者说假设,但是对于自己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得出结论。 第二,小心求证。笛卡儿有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得出结论之前,要做充分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工作,这样的结论才站得住脚。很多人根据一两个观察现象,匆匆得出结论,后来常常被发现是以偏概全,这样的工作态度在科学上是走不远的。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期刊,每年都要撤掉很多篇已经刊登的论文,主要原因就是写论文的人不严谨,在给出结论时太草率。 第三,对于复杂的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研究,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对于这些小问题,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逐步解决。解决每个小问题之后,再综合起来,看看是否彻底解决了原来的问题。在早期研究中,包括在笛卡儿那个时代,还原回原先的问题不是很困难,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但是进入20世纪后,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整体不再等于部分之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系统论,那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需要对复杂的问题做整体性考虑。这种方法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慢慢体会,特别需要好的导师指导。 第四,当我们从问题出发,通过实验得到了结果之后,需要合理地解释结果,并从一般性的结果上升到结论,最后将结论推广并且普遍化。当然,当从有限经验里得到的结论被推广之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解释不了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新的问题。对于它们,再按照上面的过程进行新一轮的研究,如此循环往复。
标注 – 位置 #1919-1922
很多人依然将科学等同于正确,这是不对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倒更像是把科学当作了宗教。宗教强调相信,对于上帝的存在,毫不怀疑地相信,这是宗教。科学必须是能够被证实(证明是正确的)的,或者被推翻(也就是证伪)的。不能因为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就认定它是正确的。
标注 – 位置 #2059-2064
千万不要把科学当成宗教。你可能会说:“它们怎么可能被混淆呢?它们完全不同啊!”事实上,很多半瓶子醋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和教徒对待宗教没有什么不同。宗教的三个特点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一是盲从,对科学结论的盲从。二是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搞科学的就看不起别人。三是喜欢相信书本上的教条和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这些是教徒的习惯,但是你肯定能在一些自诩为搞科学的人身上看到,这偏离了科学的根本。希望你不要染上类似的习气,做一个理性的怀疑者,一个对未知的探索者。
标注 – 位置 #2175-2179
通过字面含义,读懂真实含义,这个技能将来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能经常用到。比如我告诉你一个学术会议将在纽约举行,它意味着什么呢?除了告诉你那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城市、金融中心之外,还告诉你那里有几千万人口,出门会拥堵,要多留点儿时间。当然那里有无数景点和博物馆,你如果有空儿可以逛逛。此外,纽约有三个机场可以选择起降,这样便于你从最喜欢的航空公司买票。纽约还有很多好吃的饭馆,你可以和同事一同去吃饭,去社交,等等。
标注 – 位置 #2333-2334
是否有足够的研究经费给博士发放奖学金,反映出一位教授的水平和他所研究的领域的前景。
标注 – 位置 #2356-2393
科技论文里有4个部分必须写清楚。 第一,问题的提出和前人的工作综述。如果你有三分钟介绍你的工作,这部分需要花一分钟时间。 今天的学术研究,99%是N+1的工作,不管你怎么吹它的重要性,还是N+1。也就是说,你发现前人的工作有改进之处,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本身就足够有意义。既然是N+1的工作,任何人写论文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提一下N的工作,也就是同行以前做过的工作,这部分内容既是为了说明你研究的问题的来源(前人尚未完成的工作),也是对前人和同行的认可。一些中国人请我帮助修改论文,虽然他们的目的是让我帮助修改英语,但是我发现他们论文的结构有大问题,很多人搞科研,不做详细的文献研究,上来就谈自己的工作。读者一下子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同行读了之后,觉得没有引用自己的工作,也会不高兴。 第二,自己的工作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是论文的灵魂。当然,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要写清楚,但不要啰唆。对于人文学科的论文,需要在文献和其他数据中寻找大量的证据。证据必须支持自己的假设,内在的逻辑要成立。对于自然科学的论文,不仅要有可信的实验结果,而且实验的设置要合理,实验条件要符合规范,不能乱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实验结果要能重复,特别不能仅仅从几个精心挑选出来的结果,给出一个所谓的普遍规律。一些急于求成的学者为了发表具有轰动效应的结果,常常把不好的实验数据删掉,以致同行无法重复他们的实验,这种做法属于欺诈行为。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论文的结论应该是前提假设和研究工作的自然结果。很多糟糕论文的作者,从他们的前提和工作中,得不到他们想说的结论。这种论文哪怕很有文采,也难以通过审核。 第三,好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得出自己的结论,还需要比较自己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优劣。既然做学问是N+1的工作,我们为了证明N+1比原来的N要好,你首先要重复前面N个人的工作,这也是在科研上实验结果必须能够重复的原因。一个有经验的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通常是从重复前人的实验开始的,然后才开始自己的改进。将来写成论文时,实验结果的第一部分就是重复前人最成功的实验(一般被称为基准)。然后,才是对自己各种实验结果的介绍,以及和前人的比较。 第四,实验所用的数据,要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同行能够得到的。可比性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要。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可以公平比较的平台,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很多共享数据、材料和工具,供同行使用,这些是属于整个学术圈子的财富。大家做研究都要用这些共同的东西来验证、比较,这样才是橘子和橘子的比较,不是苹果和橘子的比较。 万一有些数据是自己产生的,外面找不到,当同行问起来时,要随时准备提供给对方。这里我想补充一点,有时,为同行准备大家可以对比的客观数据,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事实上,在学术界,为了便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常常要建设一个给学术圈子使用的基准平台。有时,建这样一个数据平台甚至要花很多钱。我过去所在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有专门一个小组为全世界的学者准备研究和测试数据。2015年,谷歌为了让全世界的大数据医疗研究有一个可以做对比实验的基准,拿出一亿美元给了斯坦福和杜克两所大学的医学院,用5年时间采样5000人(各2500人)的全部生理和医疗数据,作为将来全世界在相关领域搞研究的共同基础。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论文,使用的数据一定要是同行也能够得到的,比如在经济学上,大家常常采用世界银行、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我在写《浪潮之巅》分析各公司的经营状况时,一般都引用它们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供的数据,而不是《华尔街日报》的二手数据。 此外,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那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完成了N+1,将来就会有N+2,因此好的论文最后都会从学术角度,讲一下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这些工作或许是自己正在进行的,或许是留给同行的。到此,一篇论文才算完整。 从这个写作过程可以看出,它似乎就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有点儿像中国过去的八股文。学术界对规矩从来是非常看重的,一旦守规矩,写出来的必然就是“八股文”,没有太多可以发挥的余地。能够按照上述的条条框框写出一篇“八股文”,至少是符合要求的。
标注 – 位置 #2406-2407
在论文中,凡是别人的数据和观点都要写明出处;对于任何在做研究和写论文过程中给予了帮助的人,都要鸣谢。
标注 – 位置 #2491-2493
真正一流的大师是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体现一流水准的人。很多人会觉得,某件事情太简单,它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这其实反倒是他们无法成为一流人士的原因。
标注 – 位置 #2515-2525
首先,好的专业人士要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影响该做的事。比如不会因为在学校的一门课没有考好而影响晚上弹琴。 其次,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我经常提醒你,做数学题一定不要跳步骤,这就是从小培养专业素养的第一步。任何专业医生,都会遵守给人看病的流程,以免发生误诊,这就是做事职业化的标志。 再次,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能把那些不经意的事情做得比别人更好。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炒土豆丝的原则。我们家聘用安东尼的会计师事务所处理税务问题已经十多年了,它收费不便宜,但是我觉得花钱聘用它的会计师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常人看不到的细小的地方他们都能帮我们考虑到。相反,很多家庭为了省钱,找一些不很是专业的会计师报税,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反而使他们的客户蒙受巨大的损失。 最后,专业人士要有成体系的领域知识,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两项技能。世界很多一流的表演艺术家到了晚年因为体力不堪难以完成一场独奏音乐会,都选择担任乐团艺术指导(指挥)的角色,比如帕尔曼、朱克曼、阿什肯纳齐和多明戈。这就要求他们对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有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会演奏一种乐器或者唱歌。
标注 – 位置 #2616-2621
我回想过去自己在各种单位经历的事情,一个人形成领导力还真常常是从服从开始的。为什么学会服从很重要呢?因为一个我行我素,不愿意服从的人,虽然可能会成为杰出人才,但是通常难以和同事相处。今天以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一件大事的。学会服从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当你被赋予一些权利管理他人时,要考虑你的意图传达下去是否会被顺畅执行。当你没有接受过和执行过别人给你的命令时,很难理解被领导者的心理。在亚洲人创办的公司里,很多创始人都把公司交给自己的子女。事实证明,大部分子女难堪大任,主要原因是,那些子女的权力是被直接赋予的,而不是因为执行和完成任务出色,被周围同事认可的。
标注 – 位置 #2627-2628
对于合作者一定要在公共场合认可他们的贡献,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合作者就会想,即使我不当领导,他也会为我争取所有荣誉和利益,因此接受他的领导对我来讲是有好处的。
标注 – 位置 #2670-2672
在大学里,学习的课程是有限的,目标是明确的,作业也是有限的,它们的量正好让你能够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在工业界,你会发现似乎有你干不完的活儿,特别是在一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现有的任务目标常常会变化,而且不断会有新的工作堆到你的面前,这时候,分清工作的优先级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标注 – 位置 #2674-2677
遇到事情先要强迫自己慢三拍,想清楚任务的优先级,先去做那些特别重要的工作。这样才不会被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占去全部时间,致使重要的工作没有时间做。公司里有一个词叫伪工作(pseudo work),就是指那些花了时间做却没有影响力的工作。
标注 – 位置 #2688-2690
在你完成实习准备离开之前,要当面向所有有关的同事(包括人力资源人员)道别,表达你的谢意,告诉他们你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并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在你回到学校之后,应该通过E-mail告诉导师你已经安全回到学校,并且感谢他对你的辅导和照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