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洽 – 笔记

标注 – 位置 #200-205
出于好奇心,我找来了许多哲学、人生和宗教的书来读,可是越读越糊涂。那时候的我没有思维的方法,也不太有逻辑,对于事实、情绪、理想、困难都没有适当的认识路径。尤其是那时候的我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对于社会和人生思考都是凭空想象。人要明白事情,必须经历事情,感觉经验是分析总结的基础。这跟年龄也不见得有直接关系,有的人年纪轻轻就经风雨、见世面,有了很多感悟;有的人一路顺风顺水,环境也比较单一,自然就要体会得慢一些。
标注 – 位置 #210-213
30岁前,我什么都愿意尝试,但是逐渐地我会发现,有些事我是不喜欢的,可以不必尝试。我依然是一个对新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但是我能够更快地判断出这件事是不是我的菜。另外,30岁前,我听到各种意见都觉得挺有道理,也就是说领会和理解能力还不错,但是缺乏自己的判断和批评。而有了一些经历之后,我会觉得有些道理只能挂在嘴边,放在现实是行不通的。
标注 – 位置 #341-345
根据内卷本来的意思,在一个组织不能向前进化,而开始向内细致化的时候,就是内卷。我认为,一个人就可以构成这样的组织。人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这个进化过程应该还算快速——到现在似乎不怎么进化了,或者进化过程太慢,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感知到。在这个时候,我们向内探寻,如何维护自己的身体,如何滋养自己的心灵,如何接纳自己的情绪,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这就是经典意义上的内卷,而这个内卷无疑是对我们有好处的。
标注 – 位置 #437-437
一个人像他的时代,远胜于儿子像他的父亲
标注 – 位置 #449-452
我们处在一个商业主导的时代。商业进入了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的企业家是最受人崇拜的一群人,这些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今社会,事事离不开商业,事事也都在为商业服务,并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赚钱成为无须解释的人生目标,资本的力量和造富的神话时时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燃起人们的希望和欲望,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压力和不平衡。
标注 – 位置 #449-456
我们处在一个商业主导的时代。商业进入了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的企业家是最受人崇拜的一群人,这些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今社会,事事离不开商业,事事也都在为商业服务,并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赚钱成为无须解释的人生目标,资本的力量和造富的神话时时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燃起人们的希望和欲望,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压力和不平衡。 商业和科技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巨额资本投入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带来新的商机和商业模式。商业和政治也紧密结合,各国政府最关心的就是就业、税收和货币政策,国家之间的竞争成为招商引资的竞争,成为从制造业到金融业的全面竞争。法律和政策都在给商业开路,保护产权,改善营商环境。一些外国政府被大资本操纵,成为资本力量的代言人。而反资本、反全球化的反作用力也越发强劲,时不时可以在一些国家取得政权,但是无法改变商业主导一切的大势。
标注 – 位置 #780-784
创业者在成熟的同时也要保持单纯。单纯的心最敏感,创业者需要时时感受市场的动态、团队的动向、相关方的动作,过于老成的心态难以在各种动态中做出及时判断。创业者的单纯还表现在不忘初心和坚持热爱,创业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时要靠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纯真勇敢去克服。所以创业者的成熟不是一种老奸巨猾的油腻,而是稳健又不失赤子之心的境界。
标注 – 位置 #878-880
留在国外的同学普遍表示,要留下来,一是要过语言关,二是要和本地社会产生各种连接。像我那样,总觉得“这是外国的事情,和我没关系”是留不下来的。还有的同学是在国外组建了家庭,那么自己的小家在哪里,哪里就是新的家乡了。
标注 – 位置 #932-936
该说“不”的时候要说“不”,是沟通能力的重要一环。沟通能力的基础,就是我怎么能说清楚、别人的想法怎么能听清楚;再高级一些的沟通能力,还要求在说话时能有感受对方的预判能力以及现场判断的能力。职场新人不敢说“不”,首先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困难说清楚,其次就是这个“不”字在对方心里有多少分量,没掂量清楚。不排除有人会轻估了自己的拒绝,但是更多的情况是,高估了自己一个“不”字的分量。
标注 – 位置 #999-1000
好的说话指导,是帮助人分析具体场景下不同人的不同感受,感受相通了,话就好说了;不好的说话指导,是教人一些俏皮话、关键词或者万能的例子、故事和笑话。
标注 – 位置 #1003-1005
话说得好、说得幽默,是要看书,但是看的不是幽默教材,而是知识和文学。知识类的书可以帮助人理解事情、理解人情;文学类的书可以让人体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场合,人都是怎么说话的。
标注 – 位置 #1437-1439
人生没有港湾,都是一节一节过的。即便是找到终身伴侣,两个人也要一起继续前行。感情好的,并且会在亲密关系中学习和进步的两个人,就会走得更久。
标注 – 位置 #1476-1478
20多岁生小孩,精力、体力都比之后更胜一筹,但缺点是自己还年轻,有时候会急躁,有些关系也容易处理得不好,而且20多岁的人还都是单位的小年轻,工作不由自主的时候居多。我是30多岁有小孩的,熬夜的本事比20多岁差一些,但是脾气性子要柔软不少,耐心更多,自己能做主安排的时间也多一些。
标注 – 位置 #1481-1486
恋爱、婚姻、生孩子是人生大事,所以有些人变得极其谨慎,总是琢磨算计,掂量不出个结果。但是人生之事,哪有那么多完全想好了再做的,都是差不多就行了,对恋爱的对方有个基本判断,人品没问题,又是自己喜欢的,以后生了孩子也是可以互相协作的,那就差不多了。至于亲密关系路上的其他问题,还是要见招拆招,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无法完全预料到的。年轻人“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喜欢的人就要行动,不亲身投入一段亲密关系,是永远没法体会和提高这个重要的人生能力的;但是务必是真喜欢的,浪漫爱情虽然不能永垂不朽,但是建立关系之初还是必须要有的。
标注 – 位置 #1529-1530
不要过分操心学校好不好、家庭环境什么样,这些都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这个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否好奇,是否自律,是否能把目标和路径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
标注 – 位置 #1542-1544
一个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应当高于夫妻关系之上,不需要以亲子关系为名去掺和夫妻关系的事情。我们当然都希望成长在一个父母都在身边的和睦家庭,但是如果父母关系差到应当分开却没有分开,有时候这样看起来形式上“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没有益处。
标注 – 位置 #1573-1574
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体现出来的,人的价值则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什么体现出来的。
标注 – 位置 #1853-1855
本领、品质和形象三者中,本领和品质是核心要素,形象是重要要素,但是不能逾越本领和品质的水平。网上一个玩笑说,一个人作的程度要控制在颜值的范围内。同理,外在的专业范儿不能超出专业能力的范围,否则就成了那副名联所比拟的人物: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标注 – 位置 #1856-1856
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标注 – 位置 #1954-1956
人有个本能,就是对待别人的错误甚为严格,对待自己的错误甚为宽容和善辩。正因如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成为至理名言,因为它是一种超越人性的理想。
标注 – 位置 #2046-2049
怎么当好一个小领导呢?核心是以工作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就需要这位小领导专注地去考虑,一项工作如何分工是合理的,时间进度是什么,阶段目标是什么,如何保证质量。相反,以工作为中心,就是不要以管理、人事、人际关系这些事情为中心。脱离工作而过分关注所谓“关系”是领导团队常见的误区。
标注 – 位置 #2094-2096
认为,领导力等同于个人魅力,这是错误的。首先,个人魅力不是领导力的必要因素,做领导只要秉持以工作为中心,懂得分工和授权,有担当,就够了,没有特殊魅力的平凡人完全可以做一个好的团队领导。
标注 – 位置 #2095-2096
个人魅力不是领导力的必要因素,做领导只要秉持以工作为中心,懂得分工和授权,有担当,就够了,没有特殊魅力的平凡人完全可以做一个好的团队领导。
标注 – 位置 #2134-2137
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但带有消极目的的作战形式,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运用这种形式时,才不得不运用它。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时,就应该立即放弃它。”所以,防御的目的是减少消耗、积蓄力量、站稳脚跟,然后积极出击。
标注 – 位置 #2311-2313
如果把我们的职业生涯拉长到10年、20年的维度看,高光时刻肯定会有,同时低谷也会随时降临。毕竟高光时刻无法持久,低谷却可能改变人的职业航线。与其刻意制造高光,不如做好准备迎接挫折和低谷。
标注 – 位置 #2381-2385
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每天离开单位下班打卡的那一刻,就开始自我提醒:我下班了,我既不要被管理,也不要管理人,我只需放松,安心地享受我的生活。生活里,不需要特别强调时间观念,早点晚点没事的;不需要特别注意成本收益,今天能少花点,明天就可以多花点,不是什么大事;家人朋友说话不要那么讲逻辑,也不用那么强调态度和语气,海阔天空说哪算哪,又不是汇报,也不用PPT。
标注 – 位置 #2442-2444
我在工作初期遇到压力和困难时有一个方法,就是暂停手里的工作,开始看招聘网站,输入各种筛选条件后,搜索出一串工作机会,自己觉得心里很受安慰,这份工作做不下去,还有很多其他机会呢,此时我反而可以比较平静地回到手头的工作中。
标注 – 位置 #2664-2667
我有一方藏书印,上刻“能远”二字,这是我从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的诗句中化出来的。此印的意思就是提醒自己,要离所谓的潮流、时下热点、眼前小利远一点,尽量站到高处看事情,甚至尝试着站在人生甚至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事情。一个人“能远”了,格局也就大了,精神也就更靠近长期主义了。
标注 – 位置 #2935-2937
运动不就是玩儿嘛,为了快乐才运动,运动成了活儿、成了任务,那就真心不好玩了。我又没有报名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我在这儿为了成绩着急,图什么呢?不要忘了运动的初心,当我们迈开腿跑的那一刻,不要忘记我们是为了快乐出发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