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 – 位置 #221-223
我的母亲也对我说“要学会一门手艺”。她可能把自己没能走上的人生和放弃掉的选择寄托在了女儿身上。至于“要结婚生孩子”,可能是希望你不要否定她的人生。相当于双重枷锁啊。
标注 – 位置 #291-292
运动一旦开始,就很容易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断激化,不断突进,最后变得越来越难控制,停也停不下来,谁也阻止不了。
标注 – 位置 #398-403
虽然可能存在每个母亲的个人性格问题,但同样不能忽略她们所经历的社会的问题。一开始我只把它当成亲子之间的问题,现在想来,或许这就是女性主义和女性歧视的问题。
标注 – 位置 #620-621
现在也有人说女孩子更招人喜欢。 那并非因为女性地位有所提高,而是出于女儿好养育,老后希望得到女儿照顾的想法。所以日本人更喜欢生女儿。
标注 – 位置 #692-693
母亲和女儿都会把彼此的人生套在自己身上呢。如果是母亲和儿子,就不会这样。
标注 – 位置 #1021-1022
许多搞运动的女生都在性方面很开放,跟男生混在一起。不过搞了一段时间的性狂欢后,女生很快发现,到最后吃亏惹麻烦的都是她们自己!
标注 – 位置 #1358-1358
一个人的财力决定了自信。
标注 – 位置 #1440-1441
如果没有人扔石头,平静的水面就不会翻起波浪。只要翻起了波浪,被影响到的人就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把它传播下去。
标注 – 位置 #1690-1693
无论恋爱还是性爱,他们可能都没有很认真地完成“深入对方领域,打破自我边界”这个步骤。所谓恋爱和婚姻,就是无论男女都要将彼此纳入自己的人生,让自己进入对方的人生。现在我感觉,你们那一代人并没有认真完成这个步骤。从你们那一代开始,受到的教育恐怕都是不主动、不维持,甚至刻意回避深入他人领域的人际关系。
标注 – 位置 #1739-1743
声讨丈夫就是声讨男权社会。
标注 – 位置 #1780-1782
男性不主动从事家务和育儿,肯定有既得利益的因素在里面。因为那是他们从社会上得到的“男性权益”,谁也不会主动放手。所以这正是斗争的重点。为了让他们放开“男性权益”,我们必须拼上性命。
标注 – 位置 #1948-1948
生孩子是父母的利己行为
标注 – 位置 #2005-2008
满足父母期待的孩子不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做父母希望他做的事情。那些孩子也有自己的伤痛。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无论多不情愿,他也会强迫自己做好一件事。“你究竟想做什么?”“你究竟喜欢什么?”“做什么事情最开心?”这些简单的问题他们都回答不上来。他们很难挖掘到事关人生根基的东西。优等生就是这样。
标注 – 位置 #2237-2246
我们对男性解释性暴力伤害时,经常会说:“你想象一下自己的女朋友或女儿是受害者,就能明白这有多惨无人道了吧?”我觉得这种说法很奇怪。为什么必须要想象自己的女朋友或女儿是受害者?大可以想象自己遭到性侵害的反感与痛苦呀,为何要把受害人先转化为“自己身边的女人”呢?太奇怪了。 上野 我也很有同感。因为女性是男性的所有物,那种解释只是激发了男性对所有物遭到侵害的愤怒。过去有的男性讲师在反性骚扰研修课程上讲:“你们忍不住要出手时,请试着把对方当成上司的女儿或社长的家属。”这句话一说出来就不行了呀。 田房 这句话本身就是性骚扰!我知道了,对大叔来说,“女人是某个男人的附属品”,而性侵害会损坏那个附属品,就是这个意思吗? 上野 那种想法只考虑到了男性之间的权力关系,根本不算是尊重女性。
标注 – 位置 #2347-2348
男性会对女性的器官产生欲望,但不会对女性的人格产生欲望。他们唯有将女性的人格还原到器官上,才能产生欲望。
标注 – 位置 #2374-2377
异性恋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几千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并吸收这些历史。产生性欲的并非性器官,而是大脑。所以同性恋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开拓不存在范式的性爱。我们这些异性恋就简单多了,因为双方都很容易上道。
标注 – 位置 #2387-2388
男人的自我认同非常脆弱,一旦遭到拒绝就会受伤。所以易推倒的女人,愿意被推倒的女人,就是男人眼中的万人迷。
标注 – 位置 #2438-2440
就问她们:“为什么要分角色啊?”其中一个人告诉我:“因为在性爱方面,我们只有异性恋的范式可以参考。”听了这句话,我顿时理解了。现在无论男同还是女同,渐渐都不再有角色划分。由此可见,他们对自己的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标注 – 位置 #2442-2455
在《谋杀百科全书》中分析过一个少年刺死心上人少女的案件。他认为:“如果这名年轻人体验过性爱,或许不会杀死他的心上人。”正因为他不懂得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希望与人发生关联”“希望走进对方的生活”,才会选择了刺杀。所以,表述经验的文字说明越多越好。这样一来,人们在感到心中小鹿乱撞、被另一个人深深吸引时,就会意识到“这种感情一定就是那本漫画里讲述的‘恋爱’”。 反过来说,如果不事先掌握那种话语,人就无法表达。我们女权主义者一直以来做的事情,就是定义“这是性骚扰”“这是家暴”。只要事先掌握了概念,人就会意识到“这是性骚扰”。哪怕很晚才知道这些概念,也可以重新定义自己以前的经历,比如,“当时心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原来是遭到了性骚扰”。如果不把感情变作话语,就无法成为经验。
标注 – 位置 #2530-2531
女生们从不考虑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性爱、如何去选择伴侣。她们想的都是如何打探对方的真心、如何防止被玩弄。
标注 – 位置 #2554-2557
我跟女性聊天时,总会很快聊起性爱的话题,但是从未听过有谁称赞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技巧非凡,经常让她们得到满足的性体验。凡是对性爱满足的女性,其对象100%只是性伴侣。所以我很感叹,难怪夫妻之间的无性关系会越来越常见。他们好像根本不在乎女性的心情,而是优先男性的欲望和性快感,觉得那才是性爱。那些人该不会觉得女性根本没有高潮吧?
标注 – 位置 #2754-2756
如果女性聊起自慰的话题,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很新鲜、很刺激,殊不知我们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在聊这个了。历史出现了断裂,中间没有传承,蓦然回首,竟发现背后无人。
标注 – 位置 #2813-2816
人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去理解他人,所以女性一旦主张权利,男性就只会理解为:“哦,你想变成我啊。”这是男性想象力的局限,而且这种理解意味着权力游戏中出现了新的竞争者,他们自然会认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不过在我们看来,则是“我才不想变成你那样!”“谁要变成这么无聊的生物啊!”。(
标注 – 位置 #3029-3032
对女性来说,女性主义就是自我和解的战斗。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女性不厌女。如果真的存在不厌女的女性,她们就不需要成为女权主义者。所以如果有人问我是否厌女,我会爽快承认。女性主义就是女人接受自己、爱自己的思想。现在我觉得,如果有下辈子,我更愿意当女人。
标注 – 位置 #3057-3066
现在一部分人压根儿不认真讨论女权主义者的定义,只按照自己的解释来判断谁是女权、谁不是女权。真是太让人伤心了。 上野 女权主义者是自主申告的概念,只要一个人说自己是女权,她就是女权。就算我不愿意看到某个人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也不能阻止她这样做。 田房 对啊,这就是女权啊。 上野 女权是多样的,可以说一人一派,甚至更多。不同的思想会互相碰撞,但从不存在正统和异端之分。你有独特的表达能力,但我使用的话语九成以上都是他人之言。我读了很多,学了很多,从那些知识中借用了我需要的东西。我自己想出来的话语,其实少之又少。借用他人之言并非坏事,因为话语需要传承。从别人那里借过来,自己想明白了,然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