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 – 位置 #201-203
金钱已经过时了。新贵阶层抛弃了“推延生活的计划”,转而用他们这个时代的货币——时间和移动——来创造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规划”。
标注 – 位置 #216-220
人们并不渴望做百万富翁,人们仅仅是希望体验百万富翁才能享受得起的那些生活。映入人们脑海的,往往是滑雪胜地的小屋、私人管家、异域旅行等画面。躺在度假屋的露台上,一边听海浪拍岸,一边惬意地往肚皮上搽可可油,听上去可真不错! 在银行里存上百万美元并不是白日梦,白日梦是这百万美元所能保障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怎么才能在没有百万美元存款的情况下,还享受百万存款所赋予的自在生活呢?
标注 – 位置 #351-352
就像我们说自己发烧实际上却被发烧所控制一样,这些声称自己富有的人,其实是为富有所支配。
标注 – 位置 #385-386
目标宏大,但确保每日收入稳定。现金流第一,日进斗金次之。
标注 – 位置 #387-390
从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此外,还要有追求梦想的自由和决心,不再为了工作而工作。经年累月的重复劳动之后,你需要经常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重新调整自己的梦想,重拾尘封的爱好。不只是简单拒绝那些令人空虚的俗务,而是追求并体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标注 – 位置 #396-397
如果能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你的钱将自动增值3~10倍。 这和货币汇率无关。拥有很多的金钱和能像百万富翁一样地真正享受生活,根本就是两回事。
标注 – 位置 #470-470
我给不出一个万无一失的成功法则,但我能告诉你一个失败法则:永远在尽力取悦所有的人。
标注 – 位置 #508-510
退休计划就像人寿保险,它只是预防出现最坏情况的一个保障而已。彼时,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们已经无法胜任工作,必须靠积蓄生活下去。
标注 – 位置 #510-519
以退休为终极目标是错误的,其失误之处至少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退休就是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你不喜欢自己在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中所从事的工作。这种人一开始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这样的牺牲完全不值得。 ② “大多数人的退休生活甚至都不可能永远保持温饱水平。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即退休生活有二三十年之久,而通货膨胀导致购买力每年下降2~4个百分点。即使你有100万,若干年后,积蓄的价值也会大大缩水。原先的预算根本不够用。”[3]期盼已久的黄金岁月,变成了中低阶层生活的重现,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局。 ③ 如果原先的积蓄够用,那表明你是一台雄心勃勃并且十分能干的机器。假如情况如此会怎样呢?退休一周,就足以让你感到无聊透顶,闲得发慌了,极有可能你会去找一个新工作或者开一家新公司。如果这样,你等了几乎一辈子的退休,不就彻底失去意义了吗?
标注 – 位置 #537-540
让我们重新定义一下“懒惰”,“懒惰”是容忍令人不满的现状,让客观环境或其他人决定自己的生活,或者积累着财富,而自己却像走过办公室窗户的路人一样走过自己的人生。银行存款的数额并不能说明什么,花在处理无关紧要的邮件和琐事上的工作时间也不能说明什么。 关键是高效,而不是忙碌。
标注 – 位置 #568-570
人们之所以想拥有更多的金钱,部分原因就是头脑懒惰。“要是我有更多的钱就好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我反省,或是为了获得更舒适的生活而必须做决定的时候,能找到的最简单的托词。我们用金钱做托词,拿劳心劳力的工作做借口,
标注 – 位置 #669-669
战胜恐惧=定义恐惧
标注 – 位置 #759-760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非理性的人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所以,所有的进步都靠非理性的人。
标注 – 位置 #988-991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你不应该试图每天都做更多的事,每一秒钟都在开足马力地工作是不现实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我过去也是“大量工作才能获得好结果”这一理念的信徒。 假装忙碌,通常是为了掩饰自己逃避了那些必须做又很难做好的事情。
标注 – 位置 #1363-1364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里,为自己树立一个自信的形象,你会得到关照,这样你就不必每次为了获得关照而额外祈求或付出了。
标注 – 位置 #1471-1479
即使不听任何东西,也要戴上耳机。如果还有人无视这种拒绝的姿态,走过来说话的话,那就假装在接听电话。我会把一根手指竖在嘴唇前说:“对,我在听您说话。”然后对着电话说,“您能稍等一下吗?”接着,我会转向来者说:“嗨!我能为您做什么?”我不会让来者“稍后再来”,而是迫使对方给我一个5秒钟的简短叙述,有必要的话稍后再发给我一封电子邮件。 如果你不喜欢用耳机,可以采取接听手机反问来者的方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嗨,×,我正在忙。有什么我能效劳的?”如果30秒内对方仍然不清楚你的用意,那么还是要求对方发一封相关的电子邮件给你,不要提出给对方先发邮件:“我很乐意效劳,但是我必须先把这件事做完。您能给我发一封邮件提醒我吗?”如果对方仍然不能会意,那就给对方一个时限:“好吧,我两分钟后要接一个电话。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能为您做什么?”这种方式也适用于电话交谈。
标注 – 位置 #1849-1850
每一个被委托出去的任务必须是消耗时间的事情,同时已被精确定义。
标注 – 位置 #2161-2163
人们不敢相信,世界上大多数超级成功的公司并不生产自己的产品、不亲自接听电话、不配送自己的产品、不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上百家公司都假装自己是在为他人服务,并且处理以上这些事务,其实是把自己的硬件设施出租给知道怎么找到他们的其他人去运营。
标注 – 位置 #2276-2279
① 更高的定价意味着更少的销售量——也就是只要管理更少的客户就可以实现目标,这样速度更快。 ② 更高的定价吸引了维护需求更少的客户(更好的信用、更少的抱怨或问题、更少的退货等),麻烦的事情更少,这非常重要。 ③ 更高的定价也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这样更安全。
标注 – 位置 #2393-2409
我的一位朋友只花了3周时间就成为“顶尖的关系学专家”,不仅被《魅力》杂志(Glamour)和其他美国媒体进行特别报道,还为《财富》500强企业的经理提供过如何在24小时内改善关系的咨询。她是如何做到的? 她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步骤,产生了信用的滚雪球效应。下面是你可以效仿的步骤: (1)加入2~3个响亮的商业组织,获得“××组织成员”的头衔。在她的例子里,她选择了“解决争议协会”(www.Acrnet.org)和“性别教育国际基金会”(www.ifge.org)。这些头衔可以在网上通过一张信用卡花5分钟解决。 (2)阅读你所关注领域的3本畅销书(在线搜索最畅销书书单),每本书总结一页纸。 (3)通过张贴海报宣传,在附近的知名大学里进行一次1~3小时的免费讲座。然后,在位于同一区域的两家著名大公司(比如AT&T公司、IBM公司等)的分公司举行同样的讲座,告诉对方自己在某某大学或者某某学院也做过类似的讲座,并且是步骤1提到的组织成员之一。强调你是免费为他们讲座,只是为了在学术之外增加自己的演讲经验,并不是销售任何产品或者服务。从会场的两个不同角度录制讲座,以备将来制作成CD或DVD产品。 (4)可选步骤。给自己关注主题的相关商业杂志投一两篇稿子,引用步骤(1)和(3)里你完成的事例证明你的信用度。如果遭到对方拒绝,就主动要求采访一位知名专家并写一篇报道——你的名字仍然会出现在作者一栏中。 (5)加入美通社的ProfNet服务。这是一个帮助新闻记者引用专业发言人的观点、丰富新闻故事内容的网络服务。成为公共人物很简单,只要你停止叫嚷,开始倾听,通过步骤(1)、(3)和(4)证明自己的信用度,网上查询以回复记者的疑问。如果做得恰到好处,你就会出现在各种媒体上面,从地方小报到《纽约时报》和ABC新闻。
标注 – 位置 #2964-2965
可能节省时间的最大办法:筛选客户。 并不是所有客户都是平等的
标注 – 位置 #2984-2987
通过销售低价位的产品(MRI公司的NO2,产品的预订方式)而不是提供免费产品,获取客户的联系信息,以便后续销售。提供免费产品给那些容易吸引的客户,不要将钱花在那些不会回报的人身上。 提供你输我赢的质量保证(见下一节),而不是免费试用。 不要接受邮件诈骗事件频发国家的订单。
标注 – 位置 #2993-2996
新贵们把大多数人眼中的售后服务——质量保证——作为一项基础的销售手段。 新贵们努力让客户觉得,即使买卖失败,客户也有利可图。因为你输我赢质量保证不仅消除了客户的风险,而且把风险转移给了卖方——也让公司陷入财务风险之中,而卖方会尽全力不让此事发生。
标注 – 位置 #3024-3027
担任总裁或者创始人则暗示这是一家刚刚创业的新公司。你可以给自己一个中层头衔,比如“副董事长”或“主管”,或者根据具体场合安排类似的头衔(销售主任、企业发展主任等)。为谈判顺利,也要记住,最好不要以最终决策者的形象出现。
标注 – 位置 #3437-3439
所有的行动都是有风险的,所以审慎不是为了避开危险(这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评估风险和果断决策。我们可以因为野心而犯错,却不能因为懒惰而犯错。要培养自己勇敢行动的力量,而不是忍受折磨的力量。
标注 – 位置 #3539-3543
有两种错误:野心的错误和懒惰的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行动决策的后果——做点儿什么。这种类型的错误源于不完整的信息,因为事先不了解所有的事实,但这种错误值得鼓励。幸运总是降临在勇敢者头上。 第二种错误是懒惰选择的后果——不做事情,尽管知道所有的事实,却因为恐惧而拒绝改变恶劣的状况,最终使得学习体会变成了终极惩罚,恶劣关系变成了不良婚姻,乏味的职业选择变成了终身监禁。
标注 – 位置 #4110-4113
办公室还是有它的好处的:免费的劣质咖啡,倾诉,抱怨,闲聊,互相诉苦,同事彼此通过电子邮件互发的有趣视频和愚蠢的点评,一事无成但是说说笑笑就可以打发几小时的会议。工作本身可能无药可救,但它构筑了人际交往的网络——社交环境,而把我们置于其中。一旦解放出来,这个自动的部落单位就消失了,而自己头脑中的声音就更加清晰了。
标注 – 位置 #4117-4118
都说人一直在为人生寻找意义,我认为并不是这样。我觉得我们一直寻找的是活着的经历。
标注 – 位置 #4279-4280
如果你没有犯错,那是因为你处理的问题不够难,而这就是一个大错。